為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產業生態,北京亦莊計劃在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同期舉辦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邀請全球機器人企業、科研院所、機器人俱樂部、高校等創新主體的人形機器人參賽,人形機器人與人一起全程參加21.0975公里的半馬比賽。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新聞發布會。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全表示,作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是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始終致力于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和創新。
圖源:北京發布
目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分兩階段推進,到2026年實現十月大應用場景全覆蓋、聚集百家創新企業、匯聚千名高端人才及萬臺級量產能力;2030年構建“全鏈布局、全棧自主”的創新生態體系,確立中國戰略支撐地、技術策源地及產業主陣地的地位。當前已形成四大顯著優勢:
一是產業鏈完整覆蓋,形成核心零部件+人形、工業、特種、醫療、協作、物流機器人——“1+6”產業體系,基本覆蓋核心零部件、整機到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全產業鏈。目前已擁有優必選、小米等機器人企業百余家,產值上百億,產業規模約占全市50%,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實現了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和室外百級臺階攀登。
二是生態體系健全完善,依托“一個園區、一批平臺、一個中心、一支基金、一群人才”——“五個一”工作機制,打造全市首個類人機器人未來產業育新基地和機器人柔性敏捷制造平臺、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平臺和標桿機器人孵化器,建設全市首家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十年沉淀世界機器人大會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
三是應用場景開放多元。圍繞“機器人+”在高端制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產業園區、商業服務等重要領域,形成了九大應用場景,釋放超萬個機器人崗位,近50億元采購需求。
四是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賦能。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制定實施了“專精特新”、國高新、人才等專項政策,設立覆蓋孵化到發展階段的百億政府引導基金,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級的普惠性政策體系。
去年的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人形機器人“天工”就在起點為選手“加油打氣”,還與參賽選手一同沖過終點,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成為賽事的一大亮點,在為賽事增添科技感和趣味性的同時,展示了北京亦莊在體育科技領域的雄厚實力,成為“場景新城”北京亦莊加速構建全國機器人產業高地、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的生動注腳。
為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產業生態,北京亦莊計劃在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同期舉辦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邀請全球機器人企業、科研院所、機器人俱樂部、高校等創新主體的人形機器人參賽,人形機器人與人一起全程參加21.0975公里的半馬比賽。
據悉,此次參賽的機器人要求具備人形外觀、可以實現雙足行走或奔跑等動作,不能是輪式結構。在控制方式方面,可以是手動遙控(包含半自主),也可以是完全自主的控制方式;參賽團隊須確保機器人不會對賽道、其他參賽機器人和周邊人員造成損害,必須遵守賽事包括比賽線路、賽事規則以及任何特定的技術要求等規則,同時,為了打造賽事的科技氛圍,賽前起跑儀式將由機器人主持,并在賽后設置機器人大秀場和互動體驗等一系列活動。
本次賽事中采取機器人和運動員“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的原則,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為確保人機安全,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共跑同一路線,但有單獨賽道。為確保更多機器人能順利完賽,經過對人形機器人當前研發進展的研判后,將機器人比賽的關門時間設置為3小時30分鐘左右。比賽過程中,可以更換電池;也可通過更換機器人,以接力形式參加全程比賽。依據比賽過程中完賽時間、機器人更換次數進行綜合評價,比賽過程中更換機器人每次罰時10分鐘。
本次賽事設置了冠亞季軍,獎金分別為5000、4000、3000元,另外還設置了完賽獎、最優耐力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步態獎、最佳形態創意獎等系列獎項,同時準備了豐厚的科技創新研發獎勵,以表達對人形機器人研發團隊創新突破的認可與贊賞。
為確保更好的參賽體驗,北京亦莊將竭盡全力做好場地測試、安全保障、應急救援等人形機器人參賽隊伍的保障工作。活動期間,北京亦莊組織機器人起跑儀式及閉幕機器人秀等形式充分展示企業技術成果,還將組織投融資對接會、科技行等豐富多彩的產業交流配套活動,促進技術交流,加強投資對接和推動應用落地,共同啟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馬拉松”。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