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商情9日訊 近日,一則關于海信集團可能面臨高達30%的裁員比例,涉及員工人數可能達到3萬人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若消息屬實,這將是近年來全球科技企業中最大規模的裁員之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1979年的海信集團(Hisense)曾用名為國營青島電視機廠(青島海信電器公司),是一家以從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主的企業。歷經多年發展,海信躍已躍升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佼佼者之一,并通過贊助國際重大體育賽事,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品牌形象。目前,海信集團直接控股上市公司分別為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海信集團旗下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科林電;海信視像控股乾照光電。
近期傳得沸沸揚揚的裁員傳聞對這家青島的本土家電巨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面對外界的詢問,海信集團及其旗下上市公司的回應顯得謹慎。海信家電工作人員表示:“具體還沒有確定,投資者需要自行研判,詳細情況不方便透露。”海信視像方面則稱:“還沒接到相關通知。”這些回應沒有直接駁斥裁員的傳言,反而讓外界對這些傳言的真實性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截圖自社交媒體(下同)
截至目前,關于海信集團裁員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明確確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職員工對媒體透露的信息也頗為復雜。有員工表示已經收到了裁員通知,主要涉及應屆和社招新人,目前正在就補償問題與公司溝通。也有員工指出,網上的說法可能過于夸張,實際裁員人數可能沒有那么多,但今年訂單確實比往年有所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海信首次面臨裁員風波。2020年初,海信就曾傳出過萬人大裁員的消息,當時官方解釋為“優勝劣汰”,承認有裁員但否認達到了萬人規模。此后,海信的發展似乎較為順利,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股價最高漲幅甚至達到了低點時的四倍以上
此外,海信近年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并購品牌(如科龍、容聲、東芝等)的同時加大了對海外工廠的投資力度,比如在南非、埃及、墨西哥等地建立生產基地。這些戰略舉措雖然有助于分散風險并提升品牌形象,但也意味著前期投入巨大,加上高昂的體育贊助費用,使得短期內資金流面臨較大考驗。
然而,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以及消費市場疲軟的大環境下,海信也無法完全免疫于外部壓力。海信視像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雖然營收同比增長3.63%,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9.53%。第三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5.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9.46%。
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下滑接近30%,顯示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遇到了一定困難。有猜測認為,業績下滑可能與裁員傳言有關。
據Layoffs.fyi先前統計數據,英特爾近期裁員1.5萬人(員工總數的15%)已經是全球科技業中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大的裁員事件。若海信裁員3萬人(員工總數的20%~30%)消息最終得到證實,這將成為近年來全球科技企業中最大規模的裁員之一。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海信集團的裁員傳聞無疑給家電行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海信集團的未來走向如何,國際電子商情將持續關注。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