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商情6日訊 在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車轉型的關鍵時期,歐洲汽車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數據顯示,今年歐洲汽車業裁員累計已超過5萬人……
在歐盟積極推動電動汽車(EV)政策的背景下,歐洲汽車業正處于一場深刻的轉型之中。這一轉型并非沒有挑戰,尤其是隨著德國等關鍵汽車制造國家減少對電動車領域的支持,市場需求的下降引發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一問題正在變得日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汽車制造業的關閉工廠和失業問題正在加速惡化。這場轉型的“代價”在2024年已經顯現,歐洲汽車業裁員人數已超過5萬,這一數字凸顯了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歐洲汽車行業正遭遇銷量下降和來自中國制造商的激烈競爭。2024年10月,歐盟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9%,而中國廠商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和動力電池產量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因素迫使歐洲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進行裁員和調整生產規模以應對挑戰。
汽車制造商方面,德國大眾汽車近期計劃關閉3家德國工廠,預計將裁員3萬人(點擊閱讀:大眾汽車擬關閉3處德國工廠,數萬員工受影響……)。歐洲Stellantis也在考慮最多裁員2萬5000人。福特將在歐洲裁減4000個工作崗位,并縮減其電動SUV的生產規模,這一決策源于市場需求下降和中國同行的競爭加劇。
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方面,德國博世(BOSCH)宣布未來數年將最多裁員5500人,而德國采埃孚(ZF)計劃在2028年之前最多裁員1.4萬人。法國FORVIA考慮裁員1萬人,占全體員工的13%。德國鋼鐵和機械大型廠商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也在11月25日公布了鋼鐵子公司裁員1萬1000人。
歐洲汽車業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歐元,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7%,從業人數多達1300萬人。然而,歐盟各國不協調的產業政策,尤其是購車補貼和減稅政策的變動,加劇了汽車業的困境。
歐洲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從2016年開始的純電動汽車新車購買補貼政策在2023年下半年停止,導致銷量突然放緩。德國2024年1~10月的純電動汽車銷量減少了32%。大眾在截至2022年的5年間,向電動化和軟件等純電動汽車相關領域投入了300億歐元。寶馬在2024年1~9月的研發費用超過66億歐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
與此同時,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導致的能源成本上升對德國汽車業造成了進一步打擊。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汽車業的電費為每兆瓦時190歐元,達到中國的2倍、美國的近3倍。這使得德國國內的制造成本“高出一倍”,嚴重影響了德國汽車業的競爭力。
2024年這場裁員風暴不僅反映了歐洲汽車業在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與掙扎,也預示著整個行業在環保政策、市場競爭和技術轉型中的不確定性。歐洲汽車業的未來,將取決于其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及政策制定者如何協調產業政策,以支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分析認為,如果歐洲傳統車企不能跟上轉型節奏,市場份額遲早會被蠶食。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