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商情4日訊 印度尼西亞政府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政策調整,計劃提高在本國生產和銷售的智能手機中必須使用的本地零部件比例,以此促進國內制造業的發展。
這一政策變動發生在印尼政府拒絕蘋果1億美元投資提議之后,不僅對蘋果等國際手機制造商構成了挑戰,也可能對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據路透社報道,印尼工業部副部長Faisol Reza在12月3日的聲明中表示,印尼政府正在討論修改條例的具體細節,但未透露修改條例的時間表以及本地零部件的比率將提高到的具體數值。Reza強調,政策的核心目標是加強國內產業。目前,印尼政府規定智能手機必須有至少40%的零部件在當地生產,未能滿足這些要求的公司將面臨銷售禁令。
此前,蘋果公司因未能滿足在印尼銷售的智能手機應至少使用40%本地制造零部件的要求,導致其最新款手機iPhone 16被印尼政府禁止在當地銷售(相關閱讀:印尼禁售iPhone 16、Apple Watch Series 10)。蘋果公司曾提出投資1億美元建立配件和組件工廠的建議,以期扭轉印尼政府的禁令,但印尼政府以不符合公平原則為由拒絕了這一建議(相關閱讀:錢沒給夠?印尼拒絕解除iPhone 16銷售禁令)。印尼政府也在研究,研發投資是否可以算作滿足本地零部件比率規定的一部分。
蘋果公司目前在印尼沒有生產設施,但自2018年以來在當地設立了應用開發學院,這也已被視為滿足銷售舊款iPhone的本地零部件比率規定而采取的策略。Faisol表示,印尼政府很快將與蘋果公司的代表會面,商討禁售iPhone 16的解決方案。
印尼的這一政策調整對全球手機市場有著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它將迫使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商重新考慮其在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供應鏈布局。制造商們可能需要在印尼當地增加投資,建立或擴大生產基地,以滿足新的本地化要求。這不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還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影響全球智能手機的生產和分銷。
其次,印尼的政策可能會激勵其他東南亞國家采取類似的本土化政策,從而在整個地區形成一股推動制造業發展的潮流。這將對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國際戰略產生影響,促使他們更加重視本土化生產和投資。
最后,這一政策也可能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力產生影響。隨著制造商們在印尼等地增加投資,他們可能會推出更多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和口味的產品,從而增加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總之,印尼提高本土零部件要求的政策,不僅對蘋果等公司在印尼的業務構成挑戰,也可能對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和市場競爭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