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子商情27日訊 美國政府上周宣布了新一輪的對華出口限制措施,預計將有約200家中國芯片企業受到直接影響。
這一舉措標志著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限制進一步升級。
據美國商會上周發出的一封電子郵件指出,美國商務部計劃在感恩節前公布新規定,這些措施可能包括限制芯片制造設備出口到中國,以及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此外,美國還計劃限制向中國出口高帶寬存儲芯片(HBM),作為更廣泛的人工智能一攬子對華計劃的一部分。
這一輪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是美國近年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全面限制的延續。2022年10月,美國開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全面限制措施,禁止將使用美國設備和先進芯片設備出口給中國。截至2024年10月31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維護的出口管制限制性名單實體共3870個,其中中國1012個,占總數的26.1%。
面對美國的持續打壓,中國并未被動接受。近年來,中國加大半導體產業方面的自主創新和研發的力度,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以應對潛在的外部風險。同時,中國也利用資源優勢進行反制,例如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對美國產生了顯著影響。此外,中國還在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引進外資、技術合作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半導體產業的水平和競爭力。
隨著美國出口管制措施越來越頻繁,其反噬自身的效應也在持續擴大。日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了一份名為《地緣政治風險與脫鉤:美國出口管制的證據》報告,指出原本旨在“保護”美國企業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對美國企業造成了供應鏈中斷、運營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下降等負面影響。此外,報告從營收、盈利和融資等多方面評估了美方對華出口管制對美國企業的實際影響,其中包括相關美企總計因此“蒸發”1300億美元市值等。而中國企業卻通過尋找新供應商、加強創新研發和增加其它采購,努力抵消了負面影響,并減少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行為嚴重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供鏈的穩定,最終損害的是所有國家的利益。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出口限制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沖擊。這種單邊主義行為不僅損害了中美兩國企業的利益,也對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構成了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正通過加強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積極應對外部挑戰,以保護國家利益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