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階段性的勝利。
國際電子商情26日訊 近日,小米集團交出2024年中期的業績“答卷”。財報顯示,小米集團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643.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6%,經調整凈利潤為126.66億元,同比增長51.3%。這意味著,小米集團在上半年平均一天凈賺約7000萬元,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這是小米歷史上最出色的季報!感謝大家支持!”雷軍公開表示。
面對這份財報,市場也比較認可,財報發布之后小米股價大漲9.02%,市值為4759.99億港元。
單看第二季度,小米集團第二季度總收入達到人民幣889億元,同比增長32%,創歷史新高;調整后凈利潤62億,同比增長20.1%。這已經是小米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環比正增長了。
此次,小米財報將業務劃為“手機×AIoT”和“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兩大部分。
二季度小米手機×AIoT分部收入825億元,同比增長22.5%,毛利率為21.1%。其中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220萬臺,同比增長28.1%。由此可見,二季度小米整體業務的穩健,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業務的出色表現。
而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板塊,二季度收入為64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6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系列新車單季度交付27307輛,毛利率高達15.4%。由此估算Xiaomi SU7系列的平均售價為23.43萬元。
另外,雷軍發文表示,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凈虧損達18億元人民幣。如果按智能駕駛汽車業務凈虧損18億元來算,27,307輛汽車平均虧損近6.6萬元人民幣。
針對第二季度汽車業務單車虧損超6萬元以及毛利率的表現情況,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特別強調了小米汽車未來加大規模的重要性,“目前小米汽車業務處在初期階段,規模較小。同時第一款車投入非常大,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成本;且第一款車是純電轎車,成本較高。”
據了解,小米汽車業務的每輛車成本約為30.0024萬元。這一成本包括了三電系統、車身與底盤、智能網聯系統以及內外飾等多個方面。具體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