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 EPC:美國宜普電源轉換公司,專注于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技術。 英諾賽科:中國珠海的科技公司,同樣在氮化鎵功率半導體領域活躍。 糾紛焦點 EPC指控英諾賽科侵犯了其兩項關鍵氮化鎵技術專利:508專利和294專利。
近期,英諾賽科與EPC之間爆發了多起專利糾紛,主要集中在EPC擁有的508專利和294專利上。
在一系列訴訟中,英諾賽科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特別是在與508專利相關的訴訟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初裁支持了英諾賽科的立場,認定其產品不侵犯EPC的508專利。
然而,ITC的另一項初步裁定指出,英諾賽科可能侵犯了EPC的294專利。對此,英諾賽科并不認同,認為該專利無效,并已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出復審請求,USPTO已經啟動了對該專利的多方復審程序。
ITC的最終裁定預計將在2024年11月5日公布。同時,USPTO預計將在2025年3月26日對專利是否無效做出最終決定。
此外,除了294和508專利之外,EPC最初向ITC主張的另外兩項專利也被英諾賽科質疑其有效性,盡管EPC隨后撤回了這兩項專利的主張,英諾賽科仍繼續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對這些專利提出無效質疑。
英諾賽科是全球首家實現量產8寸硅基GaN晶圓的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收入計,英諾賽科2023年在全球所有GaN功率半導體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33.7%。
英諾賽科與EPC之間的專利糾紛體現了全球氮化鎵技術領域的競爭加劇。盡管英諾賽科在初步裁決中獲得了有利的裁決,但最終的法律結果仍不確定,這將對英諾賽科的未來業務和市場表現產生重要影響。
如果ITC最終裁定英諾賽科侵權,其相關產品可能面臨在美國市場的禁售。
除了EPC,英諾賽科還面臨德國芯片巨頭英飛凌的專利訴訟。英飛凌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并獲得了初步禁令。
在6月12日,英諾賽科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近年來,英諾賽科收入翻倍增長,但利潤卻始終深陷虧損,2021-2023年“報告期”內累計虧損高達67億元,主要原因是巨大的費用支出“吞噬”了利潤。
英諾賽科自2022年開始積極擴充氮化鎵產品的全球銷售網絡,計劃在海外設立綜合研發及生產中心,并建立銷售中心。2023年,英諾賽科的海外市場收入從2021年的20萬元增長到5800萬元,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0.3%上升至9.8%。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