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業績屢創新高,并表示將加快技術更迭速度。
國際電子商情6日訊 作為AI崛起最大的受益者,憑借其生成式AI底層基礎設施——算力芯片的絕對霸主身份,英偉達堪稱近一年多來最耀眼的上市公司。
就在當地時間6月5日,英偉達股價再大漲,總市值一舉突破3萬億美元(3.012萬億美元),正式超過消費電子霸主蘋果公司(3.0035萬億美元),成為美股第二大市值科技巨頭,僅次于微軟(3.15萬億美元)。
回顧其市值走勢,英偉達從2001年至今造就了一段“從64億到3萬億美元”的傳奇歷史。
2024年,自從公司在當地時間5月23日發布全面超預期的最新財報后,英偉達的股價持續上漲。英偉達第一財季財報顯示,公司期內實現營收260.44億美元,同比上漲262%,遠高于市場預期的247億美元。同時,該公司預測2025財年第二財季的銷售額將達到280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266億美元。
在發布財報后的第二天,英偉達股價當日的上漲使得該公司市值增加了大約2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8萬億元),創下了華爾街歷史上第二大單日市值增量。而華爾街歷史上第一大單日市值增量也是由英偉達在今年創下的。
對于公司未來的業績,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公司正處于下一波增長的起點。
他指出,新芯片Blackwell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貨、第三季度增產、第四季度投放到,為公司帶來大量收入。另外,除了大型廠商,來自初創企業的芯片需求也非常強勁:大約有1.5萬到2萬家生成式AI初創公司正等待成為英偉達的客戶,使用英偉達的設備來訓練模型。
在通用人工智能浪潮下,英偉達業績屢創新高,并表示將加快技術更迭速度。
6月2日,黃仁勛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公司的更新節奏是以年為單位,并介紹了公司新半導體技術路線圖,首次宣布了Rubin平臺作為Blackwell的下一代平臺,它將配備新GPU、基于Arm的新CPU——Vera,以及采用NVLink 6、CX9 SuperNIC和X1600,并融合InfiniBand/以太網交換機的高級網絡平臺。
此外,黃仁勛指出未來5年將涉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和AI在測試中具有與人類相同的競爭力,取得優異成果,數字世界將出現具備人工智能的機器人。
“未來5年將在中國臺灣設立投資研發中心,將涉及大型語言模型和AI的競爭力,未來選址有可能在臺北、臺南和高雄。”黃仁勛接受采訪時透露。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