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芯微、思瑞浦、振華風光、電科芯片、帝奧微等企業均在財報中提及“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國際電子商情15日訊 據商務部官網公告,商務部13日發布公告,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公告稱,商務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相關模擬芯片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調查。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對申請人資格、申請調查產品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影響、申請調查國家有關情況等進行了審查。
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被調查產品描述和主要用途為:相關模擬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藝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和柵極驅動芯片(Gate Driver IC Chip)。
根據上述審查結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通常應在2026年9月13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
9月13日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聲明:我們注意到,商務部9月13日發布公告,對自美國進口的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調查,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調查,我們對此表示支持。
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公平的環境。我們贊成并鼓勵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平等互利的國際合作,按照市場規則良性競爭,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進步。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將積極支持和配合調查機關的調查,堅定維護公平貿易和產業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9月15日,模擬芯片概念股早盤集體沖高,圣邦股份、思瑞浦、納芯微3只股均漲超12%,均創5月以來新高;上海貝嶺封板。
上周,《國際電子商情》統計了在Fabless 100里分類為模擬芯片(Analog)的8家A股公司的2025上半年業績,提到:在增長動力方面,中國模擬芯片企業普遍受益于國產替代進程,納芯微、思瑞浦、振華風光、電科芯片、帝奧微等企業均在財報中提及“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行業共識是:中國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消費市場,但由于國內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目前仍由國際巨頭主導,海外廠商占據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盡管在政策積極引導和本土企業產品性能、品質控制及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的推動下,國產自給率不斷提高,但仍顯著低于芯片整體水平,尤其在工業、汽車及高端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高性能模擬芯片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表明國產替代空間依然廣闊,并為行業增長提供持續動力。(點擊回顧)
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模擬芯片最大消費市場。據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模擬芯片市場在2024年達到3175.8億元人民幣(約合45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8.5%,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這一比例遠超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34%的平均占比水平。WSTS預計,2025/2026年模擬芯片全球市場分別增長3.3%/5.1%至822/864億美元。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