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付出1.35萬億美元+15%關稅
國際電子商情28日訊 目前,距離8月1日加征關稅“最后期限”僅剩幾天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或再廣發信函,又一次引起全球關注。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已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1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歐盟將比此前增加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歐盟將購買美國軍事裝備,并將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特朗普表示,有關鋼鐵和鋁的關稅將保持現狀,能源是這份協議的關鍵部分,協議將有利于汽車行業,對農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將在芯片領域投入大量精力,英國首相對這份協議感到高興。
對于上述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當地時間27日發聲,解釋其在對美貿易談判中的部分決定。
馮德萊恩稱,歐盟目前仍然過度依賴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因此,從美國進口更多價格可承受的液化天然氣是非常受歡迎的。
在關稅安排方面,馮德萊恩確認,協議中對汽車行業的關稅統一定為15%。她表示,在當前形勢下,15%的關稅水平是歐委會能夠達成的最佳結果。
此外,她還證實,歐盟與美國在醫藥行業也達成一致,將實施15%的統一關稅稅率。馮德萊恩承認,歐盟與美國尚未就烈酒領域做出決定,當天簽署的貿易協定框架的細節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
當然,也存在反對的聲音。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7日,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對該協議表示強烈不滿,直言其既不令人滿意,也不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
朗格指出,這是一項帶有偏見的協議。他認為,盡管15%的統一稅率在某種程度上帶來貿易關系的可預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體而言,這一協議遠未達成平衡,甚至可能對歐洲造成長期傷害。朗格表示,歐委會對美國做出額外的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以及大規模采購美國軍事技術,不利于歐洲本土就業和產業發展。
朗格進一步批評說,該協議不僅削弱歐盟的經濟實力,也與特朗普政府以關稅“勒索”日本等國的做法如出一轍。
朗格強調,該協議不是互利共贏的貿易合作,而是單方面讓步。他還指出,美國財政部長當天宣布,新增關稅已為美方帶來27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朗格說,美國的真正意圖是借助關稅創收,此次談判結果難稱是歐盟利益的勝利,更不是一項值得稱道的外交成就。
同樣的,芬蘭方面發聲指出,歐美新貿易協議不值得慶祝。
芬蘭外貿和發展部長維勒·塔維奧當地時間27日表示,該協議雖然平息了局勢,但卻沒有帶來任何高興的理由,關稅水平依然很高。“從長遠來看,這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可持續的協議,但我們拭目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將不再延長8月1日的加征關稅期限。
據統計,7月初,特朗普先后致信20多個國家領導人,稱將從8月1日起對這些國家征收20%至50%不等的關稅。截止日期在即,僅達成5份協議,分別是英國、越南、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特朗普還說:“8月1日即將到來,我們將完成大部分協議,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我不想傷害(別的)國家(和地區),但我們將在一周內發出信函,信函大致意思是,‘你要支付10%,你要支付15%,你可能會少付一點’。”
7月27日,特朗普表示,美國正在考慮與其他三到四個國家達成協議,大多數協議都將涉及確定的關稅,美國會對其他國家保持低關稅,各國會在未來一周收到澄清或確認函,確認關稅函將于8月1日前發出。
信息來源:ESM China
日期:2025年7月30日